云凡下载站:纯净绿色软件游戏下载网站

电脑软件| 专题大全| 最近更新|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教程问答 > 深城琥珀长老怎么打,教学_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

深城琥珀长老怎么打,教学_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

2025-01-08 05:02:43

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

给你资料,你自己写一篇.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蒙古包、勒勒车和配有精美马鞍的骏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勒勒车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车身小,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运输.过去,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显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风情.现在,许多牧民都已经定居,住着宽大的砖瓦房,购有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
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丧葬 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
待客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禁忌礼节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两岁半的小孩儿尿血是怎么回事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尿血性水肿”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小儿水肿可由多种病证引起,其中尿血性水肿较为常见。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 伴有血块,小便镜检必见红细胞,但排尿无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肾系疾病最常见的 症状之一。尿血由于出血量多少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茶褐色或伴血块夹杂而 下,若同时伴有水肿者,称为 “尿血性水肿”。“尿血性水肿” 是由于外感风邪或湿热内 侵,损伤肾络,或正气虚损,不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血溢于脉外而形成尿血; 同时, 外邪内侵,肺失通调,脾失转输,水液潴留三焦,泛滥肌肤,则引起面目、四肢、甚则全 身浮肿及小便短少,可伴有胸水、腹水。“尿血性水肿” 好发于3~12岁小儿,一年四季 均可发病。经过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水肿的论述很多,如 《灵枢·论疾诊尺》 说: “视人之目窠上微 肿,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汉代张仲 景在 《金匮要略》 中把水肿分为风水、皮水、真水、石水。宋代钱乙在 《小儿药证直诀》 中根据儿科的特点,强调了脾土不能制约肾水在水肿发病中的机理,并初步描述了水肿水 气凌心射肺而致喘促的变证。元代朱丹溪根据前人经验,将水肿概括为、阳水两大 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本病的病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说: “小儿水肿,皆因水停于肺脾二经。” 其治疗,早在 《素问·汤液醪醴论》 中就有 “开鬼门、洁净府”,即发汗、利小便的方法。近代医家则进一步总结出其病因病机除与风 寒在表、湿热壅盛外,尚与瘀血、热毒有关,拓展了小儿水肿的临床证候及治疗法则。一 般来说,阳水病程短,预后较好; 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预后较差。

水肿有尿血性水肿、尿浊性水肿和混合性水肿三大类,本节所阐述的是尿血性水肿, 主要指西医学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病机】

小儿水肿与其为少阳之体,易于感受外邪导致肺的通调、脾的转输和肾的开合,以及 三焦、膀胱的气化异常,不能输布水津等有关。其病位主要在肺、脾、肾。

一、病因

小儿水肿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多为感受风热湿邪,水湿或疮毒入侵; 内因为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肺脾肾虚损,加之饮食调护失宜,脏腑功能尚不完善,不能抗邪外 达,以致邪伏于内而发病。

二、病机

1. 基本病机 尿血水泛。

2. 常证病机

(1) 感受风邪 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邪 外袭,客于肺卫,肺失宣降,通调失职,风遏水阻,不能下输膀胱,导致风水相搏,损伤 阴络,尿血水泛,流溢肌肤,水液泛滥发为水肿。

(2) 湿热内侵 湿热疮毒由皮毛肌肤而入,或痧毒疫疠之邪入侵肺卫,深伏营血,流 注于内,损伤阴络,尿血水泛,发为水肿。一般风毒内归于肺,湿热则内归于脾。

(3) 肺脾气虚 肺为水之上源,水由气化,气行则水行; 脾主运化精微,主传化水 气,为水之堤防,脾健土旺,而水湿自能运行。如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 水而反克,损伤阴络,尿血水泛,水不归经,渗于脉络,横溢皮肤,从而产生周身浮肿; 后期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则导致尿血缠绵不愈,不易恢复。

(4) 阴虚火旺 疾病后期,迁延不愈,或湿热耗伤阴液,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损伤阴 络,尿血水泛,则出现潮热、面红、头晕、舌红等症; 若灼伤脉络则尿血持续,日久 不愈。

3.变证病机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水气内盛,逆射于肺,而致气急暴喘; 或 水气上凌心肝,而致猝然昏迷、惊厥等危象; 或水毒内闭,弥漫三焦则尿少尿闭。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同,病程长短不一。典型病人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疮 毒、湿疹病史。起病时可有低热、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症状。然后晨起双眼 睑浮肿,渐波及下肢和全身,同时伴有尿量减少,亦可见到不同程度的血尿和高血压 等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本证多属于阳水,但疾病后期亦可有的临床表现。

1. 阳水

(1) 病程较短,发病前1~4周常有乳蛾、脓疱疮、丹痧等病史。

(2) 浮肿多由眼睑开始渐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随手而起,尿量减少,甚至尿闭。 部分患儿出现肉眼血尿,常伴血压增高。

(3) 严重病人可出现头痛,呕吐,抽风,昏迷或面色青灰,烦躁,呼吸急促等症。

(4)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可见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并可见到 尿蛋白。

2.

(1) 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缠绵难愈。

(2) 全身浮肿明显或不甚,呈凹陷性,腰以下浮肿明显,皮肤苍白,严重者出现腹 水、胸水,脉沉无力。

(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镜检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并可见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 或伴见蛋白尿,以轻到中度为主。

二、鉴别诊断

1. IgA肾病 多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1~2天内即发生血尿,有时伴蛋白尿,但一 般不伴水肿及高血压。其病情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例鉴别困难时,需行肾活检。

2.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也可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但其多伴有对称性 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全身及其他系统的典型症状或 (和) 前驱病史。

3.急性泌尿系感染 约10%患儿可有肉眼血尿,但多无浮肿及血压增高,有明显发 热及全身感染症状,尿检有大量的白细胞及尿细菌培养阳性为确诊的条件。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阴阳虚实

(1) 阳水 凡起病急,病程短,水肿部位以头面为主,皮肤发亮,按后随手而起者多 为阳水,属实。

(2) 起病缓慢,病程长,水肿部位以腰以下为主,皮肤色暗,按后凹陷难起者 多为,属虚或虚中夹实。

2. 辨常证与变证

(1) 常证 凡仅见水肿,尿少,精神食欲尚可者,为常证。

(2) 变证 水肿伴有尿少,腹大,胸满,咳喘,心悸等为水气凌心射肺的变证; 伴有 神昏谵语,抽风痉厥,呼吸急促为邪陷心包,内闭厥阴之险证; 见有尿闭,恶心呕吐,口 有秽气,便溏,衄血为脾肾败绝之危证。

二、治疗原则

1. 基本治则 止血消肿。

2.具体治法 阳水属实,应以祛邪为主,治以发汗利尿,清热解毒等; 属虚, 治以扶正祛邪,健脾宣肺,温阳利水。如阳水由实转虚,应配合培本扶正之法; 复感 外邪,则应注意急则治标,邪去方治其本。出现重危变证,当审因立法,积极采用中西医 结合疗法抢救。

3. 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小儿尿血性水肿经验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感受外 邪有密切关系,本病早期往往伴有发热、流涕、咳嗽、咽喉不利等肺系症状。故此,刘弼 臣教授认为本病与肺脏关系极大,提出从肺论治,兼顾脾肾的治法。采用清肺利咽、清肺 通窍等方法,清除肺中之邪气,截断邪气下传脾肾的通道,使脾肾不受邪侵,保持水液代 谢功能的正常; 在本病恢复期,肺脾气虚、阴虚火旺证候明显时,则以调理脾肾为主,以 期恢复肺、脾、肾三脏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和统摄血液的功能,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三、分证论治

(一) 常证

1. 风水相搏

证候表现: 水肿大多先从眼睑开始,渐及四肢,甚则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颜面为 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随手而起,小便少,或有尿血,伴有发热,恶风,咳嗽,肢体 酸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 风性向上,善行而数变,风邪夹水上犯,故浮肿首见于头面,渐及周身, 来势迅速,肌肤浮肿,压之凹陷即起,为风水之象; 小便短少,为水聚肌肤; 有尿血者, 为夹有湿热,蕴于下焦膀胱,血络受损; 发热、恶风、身痛、咳嗽,是卫表感受风邪,肺 失清肃; 苔薄白,脉浮,皆为感受风邪之象。

治法: 宣肺利水,止血消肿。

方剂: 玄参板蓝根汤 (刘弼臣经验方) 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 加减。

方解: 玄参板蓝根汤中玄参、板蓝根、辛夷、苍耳子清利鼻窍、咽喉,使肺窍得通, 为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的基本方,共为君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利 水,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三者为臣药; 杏仁、桑白皮等加强宣肺利水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利水,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之功。

加减: 若有表寒者,加羌活、防风祛风解表; 见有咳喘者,加葶苈子、桑白皮等以泻 肺利水; 见烦躁、口渴,有里热者,加石膏清肺胃之热; 尿血明显者加小蓟、木通、白茅 根清热止血。

2. 湿热内侵

证候表现: 稍有浮肿,或肿不明显,小便黄赤短少,甚至血尿,舌苔黄或黄腻,舌质 偏红,脉滑数。

证候分析: 本证系湿热,故见稍有浮肿,或浮肿不明显; 湿热流注膀胱,故见小 便黄赤短少;热伤血络,则为血尿; 舌苔黄或黄腻,舌质偏红,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止血消肿。

方剂: 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合小蓟饮子 (《丹溪心法》) 加减。

方解: 五味消毒饮全方清热解毒。小蓟饮子中小蓟凉血止血,“二便下血皆因热者, 服者莫不立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故为君药; 藕节、蒲黄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 化瘀,以使血止而不留瘀,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且滋阴养血,均为臣药; 滑石、栀子、木 通、竹叶清热利尿,导湿热下行,当归养血和血,共为佐药; 甘草调药和中,用以为使。 全方配伍,共奏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之功。

加减: 头痛眩晕加钩藤、菊花; 皮肤疮毒、湿疹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燥湿解毒, 除风止痒; 口苦口黏,加茵陈、龙胆草燥湿清热; 秘结加生大黄泻火降浊。诸药合 用,共奏清热止血,解毒利湿消肿之功。

3. 肺脾气虚

证候表现: 本证常在恢复期或病程长者出现,以镜下血尿为主,浮肿不显著,或无浮 肿,面色少华而苍白,身重倦怠,气短乏力,自汗出,易感冒,或有上气喘息,咳嗽,舌 淡胖,舌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 在疾病后期,正气未复,多由外感而诱发。肺脾两虚,故面色少华或苍 白,容易出汗; 由于卫表不固,故易感受外邪; 脾虚则必然湿困,故见精神倦怠; 舌苔 白,舌质偏淡,脉缓弱,为脾虚气血乏源之证。

治法: 健脾益气,止血消肿。

方剂: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合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加减。

方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气虚夹湿,使其脾胃健则水湿化,达到培土以制水的目 的。方中人参、白术、山药、莲子补气益肺以固表,健脾以利湿; 薏苡仁、茯苓健脾利 湿; 砂仁醒脾开胃。玉屏风散以黄芪、防风为主药,配白术以益气祛风固表,使其表卫固 密,外邪难侵。两方合用,使健脾益气作用更强,防止或减少病情反复,有助于早日恢复 健康。

加减: 食少便溏,加苍术、焦山楂运脾止泻; 镜下血尿明显者,重用黄芪,加益母 草、茜草、三七粉等益气补血,活血止血。

4. 阴虚火旺

证候表现: 本证常在恢复期或病程长者出现,以镜下血尿为主,伴见心烦,头晕,手 足心热,腰酸盗汗,或有反复咽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 本证为恢复期最常见的类型,可见于素体阴虚,或急性期曾热毒炽盛者。 临床以手足心热,腰酸盗汗,舌红苔少,镜下血尿持续不消等肾阴不足表现为特点。

治法: 滋阴降火,止血消肿。

方剂: 知柏地黄丸 (《景岳全书》) 合二至丸 (《证治准绳》) 加减。

方解: 知母、黄柏滋阴降火,清虚热; 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三 补” “三泻” 以滋补肾阴,泄湿浊; 女贞子、旱莲草滋阴清热,兼以止血。

加减: 若血尿日久不愈,加仙鹤草、茜草凉血止血; 舌质暗红,加参三七、琥珀化瘀 止血; 反复咽红,加玄参、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咽。

(二) 变证

1. 水气上凌心肺

证候表现: 肢体浮肿,尿少或尿闭,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烦躁夜间尤甚,喘息不能 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绀,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

证候分析: 水气上逆,射肺凌心,肺失肃降,心失所养,故咳嗽气急,胸闷心悸,喘 息不能平卧; 血脉瘀滞,则口唇青紫,指甲发绀; 水湿内阻,扰乱心神,则烦躁夜间尤 甚,脉细数无力; 水湿泛滥,膀胱气化不行,则肢体浮肿,尿少或尿闭。

治法: 宁心泻肺,止血消肿。

方剂: 己椒苈黄丸 (《金匮要略》) 合参附汤 (《正体类要》) 加减。

方解: 方中葶苈子、大黄泻肺逐水; 椒目、防己利水消肿; 人参大补元气; 附子温阳 救逆。

加减: 水肿、喘息较甚,二便不利,体质尚好者,可短期应用峻下逐水药物,如商 陆、牵牛子、桑白皮以泻肺逐水; 胸闷心悸甚,唇甲青紫,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活 血祛瘀,宁心安神; 痰浊内闭,神志不清者,加苏合香丸芳香开窍。

2. 邪陷心肝

证候表现: 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甚则抽搐、昏迷,舌红,苔黄糙,脉弦。 证候分析: 湿邪热毒郁于肝经,耗损肝阴,肝阳上亢,故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 躁; 水毒之邪内陷厥阴,故昏迷,抽搐; 舌红,苔黄糙,脉弦为热毒内犯之象。

治法: 泻火息风,止血消肿。

方剂: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合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加减。

方解: 方中龙胆草、山栀、黄芩苦寒泻火;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 羚羊角、 钩藤、菊花平肝息风; 生地、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 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秘结,加大黄泻火通腑; 呕恶,加藿香、神曲、半夏、胆南星化痰降逆; 神昏、抽搐者,选用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息风止痉。

3. 水毒内闭

证候表现: 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气秽,腹胀,甚或昏 迷,苔腻,脉弦。

证候分析: 此乃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肾主水液功能丧失,水毒内闭,中焦 格拒之恶候。

治法: 辟秽解毒,止血消肿。

方剂: 温胆汤 (《备急千金要方》) 合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 加减。

方解: 方中大黄、黄连、黄芩泻三焦之火,排浊毒之邪; 陈皮、半夏燥湿化浊; 附子 温经扶阳; 干姜辛开温中; 竹茹清化痰浊; 枳实破气消滞; 甘草调和诸药; 大黄、附子寒 热合用,意在泄浊降逆; 黄连、干姜辛开苦降,宣畅气机。

加减: 恶心呕吐频繁,先服玉枢丹辟秽解毒; 尿少尿闭,加车前子、泽泻、茯苓通利 小便; 抽搐,加羚羊角粉、紫雪丹止痉开窍。

四、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 舟车丸 每次1.5~3g,每日1~2次,用于正气未虚,水肿严重者。

(2) 知柏地黄丸 每次6g,每日2次,用于水肿后期,阴虚火旺者。

2. 西药

(1) 水肿严重者应用利尿剂,常选用氢 (双氢克尿噻)、螺内酯 (安体舒通)、 等,必要时可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清蛋白或血浆等扩容利尿。

(2) 血压高者及时应用降压药,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钙离子拮 抗剂心痛定降压治疗。

(3) 对于属之肾病综合征可采用激素强的松中、长程疗法。

3.食疗 赤小豆100g,鲤鱼250g,去内脏不加盐,同煮1小时。食鱼喝汤,每日1~ 2次。用于水肿恢复期。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 预防感冒,保持皮肤清洁,彻底治疗各种皮肤疮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 抗病能力。

2.避免居住在潮湿和空气污浊的环境。

二、调护

1. 发病早期应卧床休息,待血压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退,或基本消失,可逐渐增 加活动。

2.水肿期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对早期尿少的病儿,应予无盐饮食。

3. 肾炎或肾病时,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梦幻西游25级玄奘剧情流程

<玄奘的身世>剧情流程:

梦幻西游25剧情流程详细介绍下

领取任务条件:人物≥25级,必须完成金莲花剧情

深城琥珀长老怎么打

等级要在一百二以上,琥珀长者没有什么弱点,只能靠打死。技能带黄色闪电,冰冻,蓝色群体闪电和彩色气体。

什么病能引起两侧腰部难受还伴有蛋白尿和隐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又被称为隐匿性肾小球疾病,它是一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类型不同的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诊断。临床上以轻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且肾功能正常,一般常在体检或在偶然情况下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通常包括:①无症状性血尿;②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③无症状性蛋白尿等三种情况。

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腰酸痛,故属于中医“尿血”、“腰痛”等范畴。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本病有如下特点: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可见于多种病理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轻微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及IgA肾病,甚至可出现于早期膜性肾病。本病因不伴有水肿、高血压等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往往只在尿检时发现。尿常规检查或见轻度蛋白尿,或见镜下血尿,或两者兼有。尿检异常或持续或间断,常在感冒、劳累后尿中红细胞增多,甚至出现肉眼血尿,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有助于治疗及判断预后。

对该病在未明确诊断前无特殊治疗。患者可以从事强度轻的工作,避免感冒、劳累,如有病灶应予去除,勿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损害,常用止血药物一般无效,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病随诊观察十分重要,应定期复查血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糖、肝功能等。对于病理改变明显而严重者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正气不足,病邪隐袭,发病缓慢,病情迁延。思虑伤脾,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是其发病之本,外感热毒(或湿热)是其发病诱因,热毒或湿热久蕴伤络,或脾肾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久则成瘀。本病大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1.思虑伤脾 脾主升清统血,思虑过度则伤脾,脾气不足,脾不升清,统摄失司,血运无力,溲为之变,出现血尿或蛋白尿。

2.禀赋不足,劳欲伤肾 素体不健,肾气不足,肾主藏精固摄,肾气不足则肾失封藏,固摄无权,精微下泄;阴虚则火旺,或气病及阴,久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灼伤血络,而见蛋白尿或血尿。

3.外感热毒(或湿热) 外感热毒或湿热,外邪乘虚侵入,邪热内侵,迫血妄行,伤精动血,或湿热夹精微而引起蛋白尿或血尿。

4.瘀血阻络 初病多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久则气滞血瘀或气虚运血无力,脉络受阻,致血不循经或精气不能畅流,壅而外溢,精微下流而成血尿或蛋白尿。

本病正气不足,病邪隐袭,发病缓慢,病位主要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不足为本,瘀血、热毒、湿热为标。脾肾亏虚,生化无权,封藏失职,精微贯穿于本病的始终。若正气得助,邪气得除,则预后较好;反之,病程日久,瘀停湿滞,以致湿瘀互结则预后欠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病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

(2)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性血尿。

(3)排除非肾小球性血尿或功能性血尿。

(4)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1g/24h,但无其他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以持续或间断性镜下血尿为主者,可称为单纯性血尿。

(5)肾活检可确诊病理类型。

2.鉴别诊断

(1)生理性蛋白尿:包括功能性蛋白尿,仅于剧烈运动、发热或寒冷时出现;性蛋白尿,在直立状态下出现蛋白尿,卧床后蛋白尿消失。

(2)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可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有皮疹、关节痛、腹痛等症状。狼疮性肾炎可有多系统受损,自身抗体免疫学检查异常。

(3)薄基底膜肾病:常为持续性镜下血尿,有家族性血尿史,肾组织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薄。

(4)慢性肾炎:常伴有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5)轻型急性肾炎:潜伏期多为10~14天,在起病8周内血清补体C3呈一过性下降,肾组织检查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辨证论治】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为一本虚标实病证,临床辨证常以虚实分类,根据常见病证分为下焦热盛证、阴虚火旺证、瘀血阻络证、脾气虚弱证、肾气虚衰证等5个证候。

1.下焦热盛证

证候:多有外感病史,突然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基本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运用:小蓟饮子加减。常用药:生地15g,小蓟15g,滑石(包煎)12g,通草6g,炒蒲黄9g,淡竹叶6g,藕节9g,当归6g,炒山栀9g,炙甘草6g。方中小蓟、藕节、蒲黄、生地均能凉血止血,兼能祛瘀,可使血止而不留瘀;滑石、竹叶、通草利尿通淋、导热外出,可使热邪从小便而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引热下行;其中,生地又能养阴,可防利尿伤阴;当归养血和血,能引血归经;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血热清而尿血止。

加减:若尿血日久,气阴两伤者,可酌减滑石、通草等寒渗滑利之品,酌加太子参、黄芪、阿胶等药以扶正;若瘀热甚,小便赤涩热痛甚者,加石韦、蒲公英、景天三七以清热消瘀;若表邪未尽,发热咽痛者,可合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解表;若蛋白尿明显者,可加凤尾草、石韦以清热利湿。

2.阴虚火旺证

证候:小便短赤,头晕耳鸣,神疲,手足心热,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基本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运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山茱萸12g,泽泻9g,丹皮9g,白茯苓9g,旱莲草30g,大蓟15g,藕节15g,蒲黄10g。方中以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知母、黄柏滋阴降火,以清虚热;加旱莲草、大蓟、藕节、蒲黄凉血止血,以除血尿。诸药合用,肾阴得滋,虚火得祛,血尿得止,诸症悉愈。

加减:若肾阴虚甚者,可加枸杞子、杜仲以补肾阴;若有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以益气;若热甚者加凤尾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若兼有瘀血者,可加丹参、益母草以活血止血;若尿蛋白明显者,可加地骨皮、功劳叶、炙鳖甲以养阴固涩。

3.瘀血阻络证

证候:尿色紫暗或夹有血块,面色黧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基本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9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瘀去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血去而新血归经,则尿血自愈。

加减:若瘀血证重者,可加丹参、参三七粉、生蒲黄、血余炭、炮山甲粉以加强活血止血;兼有外邪者,可加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若兼有肾虚者可去生地,加熟地、杜仲、续断以补肾壮筋骨;腰痛甚者,可改用身痛逐瘀汤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若尿蛋白明显者,可加制僵蚕、全蝎、莪术以活血化瘀。

4.脾气虚弱证

证候:久病尿血或蛋白尿,面色不华,体倦乏力,纳呆,气短声低,或兼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弱。

基本治法:补脾摄血。

方药运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黄芪12g,白术9g,茯苓10g,人参12g,龙眼肉10g,炒枣仁10g,木香6g,当归10g,远志10g,甘草6g。方中以黄芪、人参为主,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合主药以益气养血;用白术、木香以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茯苓、远志、枣仁以养心安神,共为佐药;使以甘草、生姜、大枣和胃健脾,以资生化,则气旺而血固。诸药合用,能补益心脾,血归于经,则尿血自止而诸证悉愈。

加减:若尿血明显者,可加白茅根、蒲黄、藕节以凉血止血;若兼有瘀血者,可加参三七粉冲服,以活血止血;出血较久,缠绵不愈者,加山茱萸、五味子、赤石脂以养肝收涩止血;若尿蛋白明显者,加黄芪、芡实、金樱子以补气健脾固摄。

5.肾气虚衰证

证候:久病尿血或蛋白尿,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无力。

基本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运用:无比山药丸加减。常用药:山药20g,肉苁蓉12g,熟地20g,山茱萸12g,茯苓20g,菟丝子30g,五味子6g,赤石脂15g,巴戟天15g,泽泻15g,杜仲20g,牛膝20g。方中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牛膝补肾益精;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温肾助阳;茯苓健脾利水;五味子、赤石脂益气固涩。诸药合用,则肾气得复,封藏得固,诸证悉愈。

加减:尿血明显者,加仙鹤草、蒲黄、槐花、紫珠草以止血,必要时再加牡蛎、金樱子、补骨脂固摄止血;腰脊酸痛、畏寒神怯者,可加鹿角片、狗脊温补督脉;若尿蛋白明显者,加用覆盆子、金樱子、益智仁以补肾摄精。

【其他治疗】

1.肾炎宁胶囊 主要成分:生黄芪、怀山药、枸杞子等。功效:益气养阴,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止血尿,降蛋白,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

2.健肾片 主要成分:生黄芪、青风藤等。功效:益气补肾,活血利水。适用于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用法:每次5~8片,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

3.黄葵胶囊 主要成分:黄蜀葵花。功效:清利湿热,解毒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湿热证。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8周为一疗程。

4.肾复康 主要成分:土茯苓、生槐花等。功效:益肾化浊,通利三焦。适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用法:每次1.2~1.8g,每日3次。

5.肾炎舒 主要成分:苍术、茯苓、白茅根等。功效:益肾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证。用法:每次1.5g,每日3次。

6.金水宝胶囊 主要成分:人工虫草菌丝。功效:补肺益肾。适用于慢性肾炎肺肾气虚的蛋白尿、血尿。用法:每次3~4粒,每日3次。

7.肾康胶囊 主要成分:大黄、当归、虫草等。功效:调补阴阳,利湿通络。适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8.黄芪注射液 主要成分:黄芪。功效:益气升清。适用于慢性肾炎气虚证蛋白尿、血尿。用法:每次20~4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

【转归及预后】

本病病情常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特别是劳累或感冒,常使尿蛋白及血尿一过性增加,但本病绝大多数患者能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仅少数患者可出现尿蛋白逐渐增多,并出现水肿、高血压而转成慢性肾炎。本病也有自发痊愈倾向,但部分生理性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慢性肾炎、继发性肾病早期一旦明确诊断,则不能再列为本病诊断。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性,尽量避免风寒、雨淋等侵袭,食物营养要多样化,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劳累,不宜过量的体力劳动,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中西药物,及时治疗感冒及消除口腔、手、耳、鼻、咽喉等处感染灶,以杜绝引起肾炎免疫反应的免疫原。平时尚需注意锻炼身体,并培养乐观豁达的情操。

本病患者常因感染而加重病情,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等,对于未感染者宜常用玉屏风散或黄芪口服液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于已感染者应及时治疗,西药常用青霉素,中药常用银翘散、板蓝根冲剂、银黄口服液、清开灵等。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选用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品,并根据血压变化,随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对于蛋白尿、血尿久治无效者,治疗应以保护肾功能为目的,如病情加重者,则须进行肾活检以了解病理类型,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肾功能以防演变为肾功能不全。

2.调护 本病临床无明显症状,如尿常规基本正常,应注意适当休息,逐步增加活动,但防止过度劳累,房事也应节制,如活动后尿中蛋白和红细胞有增加趋势,则需继续休息。若临床仅以少量蛋白、红细胞为主者,可予少盐普通饮食,水分可不加限制,忌食辛辣刺激物和海鲜发物,切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之品。

本病部分患者抵抗力弱,极易感冒和发生交叉感染,应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对有炎症病灶的应积极治疗,直至痊愈,以减少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

本病病程冗长,甚至久治不愈,患者常有悲观失望及急躁情绪,应向患者介绍必要的医学常识,使其对本病有客观的认识,树立治疗信心。

【临证经验】

对于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目前部分西医认为无需特殊治疗。如钱桐荪《肾脏病学》第3版认为:“患者以保养为主,勿感冒、劳累,勿用肾毒性药物。如有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待急性期过后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应定期门诊随诊,重点检查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而王海燕《肾脏病学》也持同样观点,认为:“在未明确诊断前无特殊治疗。中药,如黄芪可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以补偿尿中丢失,或辨证用药,如六味地黄丸或中药复方。因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多,所以不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可试用雷公藤多苷。患者平时应注意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

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对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从发作次数的控制、肾功能的保护,甚至临床痊愈都有促进作用。中医辨证因其症状少,临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辨证应结合辨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为微观辨证依据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是无明显临床表现,须进行尿液理化检查才能发现的病证,按传统的宏观辨证除一过性肉眼血尿外往往无证可辨。因此,对于本病证应根据全身表现如面唇舌色、口味喜恶、二便、病史和用药史、脉象等及尿常规、尿蛋白电泳、尿FDP、血浆白蛋白等检测指标,结合中医对肾性血尿、蛋白尿的病机认识来进行辨证。一般而言,中医认为蛋白尿是因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再由病理产物湿瘀的作用,使蛋白质的丧失加重。其中,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蛋白尿产生的直接机理,因此,脾肾功能是产生蛋白尿的基本病机。但风邪、湿热(毒)邪、瘀血等因素在蛋白尿的发生及病情加重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蛋白尿的形成机理常是气血阴阳的虚损、脏腑功能失调、病邪的干扰交织在一起,表现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证候。而肾性血尿的形成多由热扰血分,伤及脉络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脾肾气虚,固摄失职,血溢脉外;或久病入络,血行不畅,血不循经所致,有虚实寒热之别。其中,虚证有气虚、阴虚、脾虚、肾虚之分;实证有瘀、热之分。因此,综合蛋白尿及血尿的病机,本病病机以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为多见。总之对于无证可辨的患者,可结合微观辨证,如尿色鲜红为火盛迫血,尿色淡红为气不摄血,尿中夹有血丝血块为瘀血内阻,尿混浊为湿热之证,尿蛋白以中、大分子为主者病在肾,尿蛋白中以小分子为主者病在脾,尿FDP增高者为瘀血阻络,病程长者多虚,病程短者多实,苔厚腻者为湿证,苔少舌红者为阴虚证等,即可以初步解决临床无证可辨的难题。

2.区分血尿和蛋白尿的特征,结合病史及伴随症状辨证施治 中医对于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的治疗根据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邹氏三代医家常用为健脾、益肾、固摄、利湿、活血等。但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首先应特别注意控制感染,如伴急性咽炎可加用金银花、连翘、蚤休、射干、山豆根、牛蒡子等;伴慢性咽炎者可加用玄参、麦冬、桔梗、生甘草、百合、南北沙参、制僵蚕、蝉蜕等;伴皮肤感染者可加用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半边莲、半枝莲、连翘、赤小豆、土茯苓、苦参等;伴肠炎者可加用马齿苋、红藤、败酱草、地锦草、黄连等;伴尿路感染者,可加用蒲公英、鸭跖草、车前草、知母、黄柏、凤尾草等。其次,在治疗血尿的过程中,虽有“水道之血宜利”的原则,但根据辨证的结果配合使用止血类中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一般在血尿初期酌情加用凉血止血药,如仙鹤草、紫珠草、大蓟、小蓟、槐花、白茅根、荠菜花等;血尿中期酌情加用活血止血药,如参三七、景天三七、生蒲黄、茜草根、琥珀等;血尿后期酌情加养阴固涩止血药,如赤石脂、金樱子、旱莲草、阿胶等;出血量多者酌情加收敛止血药,如血余炭、藕节炭、苎麻根等。其他止血类中成药,如茜草双脂、参三七粉、云南白药等也可结合辨证酌情加选用。第三,对于蛋白尿的治疗,如果临床辨证无外邪热毒,即可考虑使用补气药,如太子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对于长期蛋白尿者,即应考虑久病入络,内有瘀阻,酌情选用活血通络药,如丹参、川芎、红花、桃仁、当归、赤芍、泽兰等,甚至可加用虫类通络药,如地龙、水蛭、全蝎、鳖甲等。对于尿蛋白而无湿热证者,即可选用固涩药,如芡实、金樱子、莲须、覆盆子、煅牡蛎、柿叶等。对于尿蛋白量较多者,如肝肾功能正常,可考虑加用雷公藤、山慈菇、昆明山海棠、蜀羊泉等。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的临床发病特点为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治疗过程中常会产生急躁情绪,不能很好地坚持治疗。因此,在医疗过程中不能为了一时的速效而使用肾毒性药物,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而降低尿蛋白,而应该时刻以保护肾功能为治疗目的,在辨证的基础上,攻补结合,长期巩固,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验案举例】

无症状性血尿属肾气虚衰,热结咽喉证(邹燕勤主诊)

王某,男,36岁。初诊日期:2003年4月9日。

患者反复镜下血尿2年,无水肿出现,血压正常,未进行肾活检检查,曾做尿红细胞相位差诊断为多形型。今诊:患者无明显不适,脉细,舌淡红,苔薄黄,咽部红。中医辨证为热结咽喉。治疗从咽论治,宜清热利咽、凉血止血为主。

处方:炒山栀10g,玄参10g,麦冬10g,射干10g,制僵蚕10g,炒子芩10g,太子参20g,生黄芪20g,青风藤15g,白茅根30g,仙鹤草15g,大蓟15g,小蓟15g,白花蛇舌草15g,青龙齿15g,川断15g,枸杞子20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6月18日):患者腰酸明显,尿常规见隐血( ),仍有咽不适,苔脉同前。治疗仍宗前意,增加补肾之品。

处方:川断15g,桑寄生15g,枸杞子15g,功劳叶15g,玄参10g,射干10g,制僵蚕10g,炒子芩10g,太子参15g,生黄芪15g,白茅根30g,仙鹤草15g,生薏苡仁20g,茯苓20g,小蓟15g,侧柏叶15g。

三诊(8月6日):偶觉腰酸,寐差,咽部不适,脉细。治疗以益肾利咽法为主。

处方:川断15g,桑寄生15g,枸杞子15g,玄参10g,射干10g,蚤休10g,制僵蚕10g,蝉衣5g,炒子芩10g,青龙齿15g,熟枣仁10g,茅根15g,芦根15g,车前草10g,金银花10g,生甘草5g。

四诊(9月3日):尿常规正常,仍有腰酸痛、咽不适,脉细,苔薄白,夜寐已安。治疗有效,继守前法。

处方:原方去青龙齿,加麦冬10g。

五诊(10月15日):尿常规正常,有慢性咽炎、鼻炎,咽不适,时觉腰酸,苔薄白,脉细。

处方:炒子芩10g,炒山栀10g,玄参10g,麦冬15g,金银花10g,射干10g,蚤休10g,太子参10g,生薏苡仁20g,茯苓20g,辛夷花10g,香白芷10g,川断15g,枸杞子15g,茅根15g,芦根15g,生甘草5g,桑寄生15g,功劳叶15g,制狗脊10g。

按语:足少阴之脉,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咽喉部有疾患,可通过脉络传导,侵袭肾脏。本病患者反复镜下血尿,初诊时无明显不适,但诊查咽部充血明显,治疗从咽论治,以清热利咽配合凉血止血为本病例的治疗,并贯彻始终。清热利咽用山栀、玄参、麦冬、射干、子芩、蚤休、金银花之属,可以长期使用而不苦寒败胃伤气,凉血止血选用白茅根、仙鹤草、大蓟、小蓟之品而无留瘀之弊,两者的用药比重,则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故在临床慢性肾炎的治疗中,无论患者有无临床主诉,邹燕勤教授必察咽喉,以排除病灶。因咽喉部炎症而致肾病者,其人肾气必虚。本病例的治疗从初诊始无论是否有腰酸主诉,皆加用补肾之品,如生黄芪、太子参、川断、桑寄生、枸杞子、狗脊等,一则有治病求本之意,二则有利于本病的恢复巩固,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这也体现邹教授治肾炎不以急性、慢性为主纲辨治,而是宗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原则而诊治。

【小结】

1.本病因无水肿、高血压等明显的临床体征易被忽视,往往在体检或因其他病证就诊时发现,临床容易漏诊。中医辨识归属“尿血”、“腰痛”等病证范畴。

2.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或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三种形式,治疗上因“无证可辨”,故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理化检查与肾脏穿刺病理结果相结合,使辨证准确,针对性强,才可取得较好疗效。

3.我们对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的治疗为健脾、益肾、固摄、利湿、活血等。对于血尿为主的,早期宜凉血止血,中期酌加活血止血,后期当养阴固涩、化瘀止血,当然也不可拘执一端,应视病情而定。对于以蛋白尿为主,病程日久者,可考虑合用活血通络、虫类搜剔、固涩敛精之法;尿蛋白较多(>2g/24h)而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酌用雷公藤、青风藤、昆明山海棠、山慈菇、蜀羊泉等。

有什么清新唯美的句子

1. 别来无恙,确实,你别来,我就无恙。

2. 相信,时光会记得,那些微笑,那些爱。

3. 客套的话我也懂得微笑倾听,却不再认信。

4. 怎知我用一转身离开的你,竟要用一辈子来忘记。

5. 真正的陪伴,经得起坎坷,经得起平淡。

6. 很多事没有来日方长,很多人只会乍然离场,很多话未出口先成伤。

7. 有时候,日夜思念。可是当思念的人出现在眼前,你却安之若素。

8. 随性而行,无需刻意;随遇而安,切勿奢望;随心而静,不要烦忧。红尘一路,且行且珍惜。

9.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只是做梦的不同。

10. 这世上最留不住的是岁月,最经不起的是等待。

11. 深情似海敌不过岁月蹉跎,我终究只是旧人。

12. 更多时候我也并不期待你能完全懂我,也许环绕左右的也是一种陪伴,我并不怕没有人陪我,我怕的是,那个人竟然不是你。

13. 我遇到,很多人。错过的,也很多,却还没能遇见你。

14. 不如就承认一下,我们没有那样坚强,也不想那样刀枪不入,我们只是想被温暖地抱一下。

15. 宁缺毋滥定会得偿所愿,饥不择食必将悔不当初。

16.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让你觉得其他人都是浮云。

17. 如果不能完全照亮我,就请不要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轻易给我希望。

18. 风比海岸线蓝而寂寞,雨比云湿润而孤寂;你比我想象中遥远而冷清,我比我自己想象中更常想起你。

19. 如果要告别,我选择什么都不说。

20.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含义,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完美国际所有主要npc的具体坐标

剑仙城

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